找到相关内容171篇,用时4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孺童: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经题释义

    过程,不会过于僵化;在遇到困难时,可以通过一些善巧方便来积极地解决问题。也就是说,正是因为智慧,才能在方式方法上,灵活机动、因时因地的制宜。   3、般若的利益   “般若”既然如此之大、...不同,又产生三种不同的“二分法”。   ①“共般若”与“不共般若”   所谓“共”,是“共通、共同”的意思。那么,“共般若”,就是指适用于“声闻、缘觉、菩萨”三乘人,共通的智慧。“不共般若”,就是...

    王孺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579252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因果不虚(4)

    懂得因果不虚的道理,我们才能真正忏悔自己往昔所做的这些恶业。我们的业消,福报自然而然就会圆满;福报圆满智慧自然而然就生起智慧我们再也不会迷惑、迷茫,再也不会烦恼痛苦。 都相信...为了赚钱出卖朋友,出卖灵魂。这都是错误的,想赚钱就多做布施,这样才能得到财富,这是佛说的,佛的智慧是最圆满的,佛说的是不会有错的。能财布施,你才能得到财富;能法布施,你才能聪明、智慧;能做无畏布施,你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因果|戒律|十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5424888916.html
  • 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记

    大师四料简所说,净土,犹如带角虎;无禅净土,万修万人去。问题是没有清净心与清净愿,一心求生净土,没有第二个愿,愿就清净。若一方面想求生净土,一方面又想修禅定求开智慧,心就不清净。古德说:“但...“秽国”指五浊恶世,若不想舍离,则障碍重重,内增烦恼,外多诱惑,想成就太难。所以佛祖告诉我们暂时把五浊恶世舍弃,求生净土,到西方后智慧神通,再倒驾慈航,回到娑婆,与众生和光同尘,绝不会被他污染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净空法师|观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2428750.html
  • 拜佛要诀

    只是传统已经形成,只好让人家运动、运动,开开智慧罢了。   一般喜欢爬山的人,不只爬小山,还要爬大山、高山,甚至很危险的悬崖峭壁都要去爬,爬过,他就很成就感,站在山顶上,志得意满,顾盼自豪。但是...把握”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,你还要很婉转技巧的还诸大地,因为大地培育众生及一切生命形态。   在顶礼拜佛时,要将我们的无明烦恼等执着,很婉转,很善巧地放下,同时把握慈悲智慧;除自己受用外,还...

    大醒法师著

    |礼仪|拜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825551419.html
  • 解脱的生活——《心经》与人生

      现在这个观照的智慧,日常的生活就要经常深深的思考“世间一切都是假相”,凡是遇到境界就是这样子处理,这种修行方式就叫做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。如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,那么当你...流行。智慧之后,一听到“诸行”,你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处在变化的过程里。   在这变迁当中,没有什么事是固定的。所以我们对于世间的一切,特别是权力、欲望,就能够慢慢的看淡,放下。因为就算你很热衷...

    心定和尚开示

    |心经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742392807.html
  • 五戒是良医

    心中光明启发,名为‘暖位’: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,名为‘顶位’;再进而明四谛之理,其心坚注,决定不移,名为‘忍位’;更进而到达漏智的最终点,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,名为‘世第一’。如果破戒,你不要想...破戒;烦恼结就解不开:戒;就像智慧剑,不管什么结一斩就断嘛!    ‘是名初重’,这是五戒中第一条重戒。第二条乃至第五条后而的文也是这样解释,以下就不再重述。    第二条:不偷盗戒...

    妙莲老法师讲述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918133308.html
  • 佛教的福寿观

    片轮难行,单翅难飞,必须融合智慧的福报才功行圆满,智慧的福报,才能运用智慧把自己的福报回馈给一切众生。同样的只有长寿而不知行善,这种长寿对众生而言,没有存在的意义。因此我们要追求智慧福、慈悲寿,像观世音菩萨那样,累劫累世慈悲度化,不求自我完成。今天各位参加佛学讲座,对福寿进一步的真正认识,证明你们已得到智慧福。散会之后,大家发心以成就别人来完成自己,这就是慈悲寿。我虔诚的祝福大家都能求得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星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2038574398.html
  • 什么叫修行

    有限,而且钻不出矛盾的桎梏,它只可称为“知识”——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,不可称做“智慧”。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“智慧”呢?智慧和监别的功用,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,其中并无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四相的存在,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,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佛性。修行人智慧以后,于己可以断惑证真,离苦得乐;于他可以普度一切,同超生死苦海。这个智慧是三世“诸佛菩萨亲...

    佚名

    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0025494873.html
  •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之关系

    具有慈悲无尽的胸襟,动经尘劫,永无变异,慈悲之心,永远与六道众生在一起,不相分离,众生与慈悲心相处一久,受菩萨慈悲心薰陶,众生逐渐也智慧,慈悲心因而随著日益展现;菩萨因而成就无量众生,菩萨是究竟...辈,可谓业障深重,智慧被种种业障蒙蔽,加上自己对真理不能当下肯定,人云亦云,随风飘动,浪迹天涯,无定处,成六道的流浪汉,三界的苦命儿。   总之,明知生活即是因果,因果即是生活,却苦苦与因果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六度|波罗蜜|菩萨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08114124928.html
  • 梦参老和尚讲普贤行愿品大意(一)

    rdquo;。把你的自性、真心保护好,依照这个规矩,使你觉悟。觉悟,能达到印着你的心。这,就是你的智慧。我们现在是妄心,是聪明,不是真正的智慧。真正的智慧,它是没有分别的。智慧,就生死。  ...、任何事情都不执着。这就是自在。看破、放下就是自在。这个自在产生在你的观。观就是你的智慧。这是“方”,方的相就是智慧、德相。智慧这个相,就象我们灯的光明,开光明,闭就...

    梦参老和尚

    普贤行愿品|梦参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9135628469.html